来自 台州人 2019-11-07 11:00 的文章

浙江台州:共建 共护 共享 激发全民参与四好农

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将其作为畅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置条件、深化交通惠民利民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连续4年纳入市县乡政府年度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全域实施,全面提升,总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浙江省全面深化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现场推进大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相关做法在全国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专题研究班、交通部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破解要素制约,共建“四好路”

围绕资金、技术两大难题,以“两个拓宽”强化要素保障。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实施“部省补一点、市里奖一点、县乡挤一点、村里筹一点、乡贤助一点、项目拼一点”的“六个一点”模式,破解资金瓶颈。其中,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台州市政府以奖代补带头落实资金1.5亿元,创历史补助最高标准;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跟进,全部出台资金补助办法,加大配套力度,县级乡村公路改造提升补助标准提至80%以上、小修保养补助标准提至省标准2倍以上(温岭、天台、三门等市县达3倍以上);鼓励乡贤归乡反哺,县乡政府召开“四好农村路”建设乡贤赞助大会,通过立功德碑、树四好牌等形式,筹资1.5亿元;落实项目拼盘,依托小城镇整治、“四边三化”、高标农田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优化整合资金13.5亿元。拓宽技术传递路径。开设省内首个“四好农村路”论坛,同步组建网络论坛,将培训人群延伸至乡镇、村一级,先后举办论坛11期、1200多人次参与,极大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校地合作,与本地高校联合创建爱路护路教育实践基地,填补我市公路绿化美化领域人才短板。注重规范指导,编制全省首套《美丽公路建设指引》《美丽乡村路建设技术口袋书》等指导用书,全面推广“省钱建美丽公路、用心比用钱更重要”的建设理念,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今年已有30余家单位到台州考察学习建设经验。

二、坚持全民参与,共护“四好路”

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以“三个新”实现全民共护。建立新机制,制定“路长制”指导意见,层层划定全市各级路长“责任田”,并投入运行“路长制”管理系统,将路长工作与综治“四大平台”结合,形成三级监控网络,及时掌控路况路情,同步成立路长办,加强各级路长履职的监督、管理,真正实现从“路长制”向“路长治”的转变。探索新模式,立足市县乡村各自优势,开展联创共建,构建三级养护网络,通过授予农村公路“命名权”“广告权”“认养权”、建立党员积分卡(红黑榜)等方式,充分调动沿线企业、党员、乡贤、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乡贤路、群众路、巾帼路、青年路。营造新氛围,开展互比互学互看互评,形成政府主导、交通牵头、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组织以“大美台州、四好引路”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在《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浙江日报》及当地各类媒体上广泛宣传,“爱路、护路、养路、敬路”成为全社会共识,让“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自己的路、关心的路、共护的路。

三、助力乡村振兴,共享“四好路”

在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建设总体框架下,结合省委省政府“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水共治”、“小城镇整治”等中心工作,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美丽乡村路75条、“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14个、美丽公路示范乡镇25个,为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特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有力支撑。比如,我们在一条美丽乡村路建设过程中,将服务站与周边民宿绑定经营,使原有民宿扩大了经营场地,提高了经营档次,游客变多了,收入也增加。该家民宿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更是每年向村里多交20余万元租费,该村就依靠这个民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从“经济薄弱村”中除名。类似的案例在台州举不胜举。同时,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逐步深入,台州城乡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电商物流业的蓬勃发展,2018年底台州共有206个电商专业村,数量居全国第四,建成22个“淘宝镇”,数量居全国第二。

今后,我市将以习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五周年之际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本次现场会精神特别是李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出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一县一品牌、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特色”的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满、幸福感。

在此,也诚挚地邀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来台州考察指导、传经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