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台州杂谈 2019-03-08 09:36 的文章

全职妈妈重回职场

“全职妈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她们选择暂时告别职场,照料并陪伴孩子成长。但是,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她们不再满足于将生活局限在家庭中,而是期待实现更多个人价值,更大程度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那么,当全职妈妈们决定重回职场,都有哪些缘由?又存在哪些顾虑与困难呢?

全职妈妈重回职场的理由

记者随机采访了在职妈妈和全职妈妈群体,涉及重新走入职场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经济压力”“不希望与社会脱节”和“实现自我价值”。

家住椒江的80后姑娘任珊珊,在怀孕之前,一直是个身材窈窕的姑娘,对自己的形象管理也一直非常注重。2012年怀孕后,她便辞去工作在家,当了一年多时间的全职妈妈。

这期间,她的体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怀孕之前体重不到100斤,怀孕最胖的时候达到150斤,产后也有130多斤。”生产后,任珊珊忙着照顾小孩,偶尔外出遇到亲友,见到她都会委婉地说“模样变得快不认识了”。

任珊珊也渐渐变得不敢面对自己,不愿意照镜子,朋友的聚会邀请她能推就推掉,“以前哪怕一两天的短途旅行,都要花半天搭配服饰,现在家庭组织出游,随便收拾拎个袋子就可以了。”在坐月子期间,她被暂时禁止使用手机,社交圈也渐渐缩小。

任珊珊告诉记者,家里出于照顾孩子的目的,原本让她母乳喂养再当一年的全职妈妈,但这次她没有妥协,已经开始打算重新投入工作状态了。

成为全职妈妈前,任珊珊在事业上也是意气风发,年薪达到数十万元,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一定的规划打算。“或许旁人觉得不用为生计奔波,当全职妈妈就是在家享福。但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觉得自己的人生被禁锢住。”

椒江市民毛银芬当了3年的全职妈妈,促使其重回职场的原因,除了不希望与社会脱节,还有提高家庭财务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当全职妈妈后,她失去了收入来源,在个人开支超额时,有时会被家里人“说几句”。“毕竟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重回职场可以增加收入,多一个人分担,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就能有所提高。”

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顾虑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职场空白期的恐惧”“如何调节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这些都是全职妈妈重回职场的主要阻碍。

在椒江从事媒体行业的在职妈妈颜小姐告诉记者,休产假的近四个月里,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育儿方面。她也因此担心,当全职妈妈脱离职场太久,除了育儿知识,自己那些与职场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将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从而面临求职难的问题。

还有一些事业心强的“拼命三娘”,在工作上急于“建功立业”,导致在兼顾工作和家庭方面处于一个失衡的状态。温岭32岁的全职妈妈吴小姐,4年前重回岗位做猎头方面的工作。但工作一年多后,她在医院被诊断出患有重度焦虑症——一方面想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绩,但另一方面又时常因为牵挂孩子而产生愧疚感,“我每天都被这种纠结的情绪所困扰……或许那时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宝妈而言,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不是最理想就业选择。”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37岁的新台州人童女士,6年前尝试告别全职妈妈身份,回老本行金融业找工作,结果性格外向、工作能力强的她,没有经历求职难的阶段,却得了上班恐慌症。在找了两次工作,一次坚持了两个月,一次仅做了两天后,童女士很快就回归了家庭。

童女士对此解释,因为家中长辈不方便来台州,自己需要承担照料孩子的大部分工作,“就算请了全职保姆,我出去工作还是会牵挂儿子,没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当了妈妈后,我的生活重心就以家庭为第一了。”有了之前的求职经验后,她对工作的要求就是弹性工作制,“我现在找了一份保险销售类的工作,上班时间比较灵活,就能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了。”

全职妈妈职场“逆袭”记

记者也采访到一些在职场中“逆袭”的全职妈妈,看她们如何“披荆斩棘”。

毛银芬是面对职场空白期的恐惧,提前做好准备充实自己的一位全职妈妈。她在回归家庭当全职妈妈期间接触了儿童绘本读物。为了给爱听故事的女儿讲更多好故事,她开始搜寻各种儿童绘本,并通过线上平台报课程,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学习讲故事的技能,女儿就是她的第一个忠实听众。

2014年,毛银芬加入市图书馆,成为一名公益阅读推广员,听她讲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毛银芬没有想到,故事讲得好也能成为找工作的一项技能,2015年,她被台州某培训机构慧眼相中,被聘为一名职业阅读推广员,培训给孩子讲解绘本的家长。2016年9月,她成为一名微创业者,进一步推广儿童绘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