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大产业大平台迸发强劲动力
位于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的吉利汽车(浙江豪情公司)临海新基地焊装车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李昌正/摄
中国台州网3月12日讯 当前,发展湾区经济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黄金机遇期。2019年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制造之都支撑湾区,把现代化湾区建设作为“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主平台。
如何找到台州湾区在全国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合理定位,并利用自身资源和经济活力的优势与周边区域互补发展,是当下重要的课题。
打造甬台温临港产业带高端制造湾区
台州,在浙江的海岸线上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给台州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台州着力打造湾区经济,将以“大湾区”为契机,构建“南连温州,北融宁波,西承金义,东接海上丝路”的开放格局。
“台州湾区经济的一大特色就是根据产业、资源和地域特色的不同,集聚区、北部滨海新区、南部滨海新区、头门港新区等沿海重大区块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特色。未来,将以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等省级湾区统筹发展规划确定的湾区陆海空间范围为主体,联动发展台州全域。”市经信局局长鲍宗仁说,“我们将深入实施七大千亿产业培育工程,着力打造甬台温临港产业带高端制造湾区。”
按照目前规划来看,台州湾内的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打造汽车制造基地、高端装备生产基地、无人机航空航天产业设备制造基地,而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汽车、医药、能源、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作为浙江制造重镇,南部湾区的玉环拥有汽摩配、水暖阀门、家具、机床、眼镜配件、医药器械等传统六大产业,这两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产业上亦开始发力。按照规划,未来南部湾区将被打造成为台州乃至全省高新高端、智能智慧、集聚集群的产业高地。同时,南部湾区还将接轨温州,实现联动发展。
与南部湾区略有不同,北部湾区堪称台州“北上”的门户,是台州湾区对接上海、宁波等地的重要路径。在深化甬台战略合作过程中,北部湾区挟地利之势,成为台州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北部湾区积极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橡胶、机电、汽摩配、日用休闲、户外装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农渔业全产业链发展。
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
全球三大知名湾区——旧金山湾、纽约湾和东京湾,都是依托优良的海湾资源发展起来的。对照三大湾区发展经验,台州完全具备发展湾区经济的基础和特质,当前实施大湾区战略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机遇期。那么,台州又该如何作为?
台州是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制造的重要板块,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台州正在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产业、模具与塑料、医药医化、智能马桶、缝制设备、泵与电机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
“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是湾区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支撑,”鲍宗仁表示,“台州湾区经济要以制造为本,构建湾区现代产业体系;要坚定不移走好科技新长征,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对接全省湾区三大科创大走廊以及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利用和配置好创新要素。”
在台州湾区现有的产业布局里,“低小散”的产业比重不小,台州学院教授王呈斌认为:“这给台州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课题,高端制造业,是未来台州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台州要发挥制造业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培育出新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台州湾区经济跨越发展。”
鲍宗仁表示,下阶段,台州将深度谋划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亩均产出高和事关台州长远发展的高端产业项目、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军民融合项目,以高质量的有效投资推动台州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台州发展湾区经济将积极融入长三角,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区域协同’四大发展战略,把湾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区域。”
台州湾大产业迸发出强劲动力
日前,沿海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意味着台州在建设现代化湾区的大棋局上落下了关键一子。
台州资讯 www.318017.com
台州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