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台州新闻 2019-03-14 09:54 的文章

不变的约定!总书记的这一叮嘱,台州已经践行17年!

原标题:不变的约定!总书记的这一叮嘱,台州已经践行17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做企业、做事情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这一叮嘱,寥寥数语,如话家常,却意蕴深远,激荡着无数人的心。尤其是对600多万台州人来说,在心潮澎湃之余,更感无比的亲切和振奋。

事实上,就在17年前的新世纪之初,也正是台州遭遇“成长烦恼”之时,台州人永远铭记于心的这一天——

2002年12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台州考察调研,高瞻远瞩地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再上新台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台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台州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家们,自然深知这句话的份量和意义。

而这17年来,他们也正是这样用实际行动遵循嘱托,一心一意践行着兴实业、立主业之道,拒绝诱惑、摒弃浮躁,在市场的起起落落中始终坚如磐石,拓展了发展新空间,赢得了发展新优势,创造了发展新奇迹。

17年后的今天,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的今天,熟悉的话语再次传来,更加坚定了台州人在新时代展示新担当、谋求新作为的信心与勇气。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总书记的这句话,说出了无数台州企业家的心声。

而这种始终不忘初心的专注与坚守,也正是台州民营企业正在涌现越来越多全国乃至全球“隐形冠军”的奥秘所在。

如今的台州,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95%以上,拥有21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156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60多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遍布全市,境内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地级市第4位。

从“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到全球汽车新锐的吉利、深耕缝纫机制造拿下世界头牌的杰克、连续16年执全国行业牛耳的银轮……在台州,专注实业走向顶尖的企业家,数不胜数。

“我来自于实业,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实业,对实业充满感情,更一直怀有实业报国的志向。我们汽车企业和制造企业应保持定力,坚守实体经济,加快技术、产品、管理等创新,培育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这是李书福的创业独白,也是他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到惊叹”的制胜法宝。

从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现在年产值几十亿元的大企业,连续8年全球销量第一,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2018年10月杰克集团董事长阮福德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说,杰克的成绩归根到底,在于成立23年来一直全力深耕缝纫机制造不动摇。

不变的约定!总书记的这一叮嘱,台州已经践行17年!

坚守实业,成绩斐然,这样的案例在台州层出不穷。

专注汽车零配件的银轮机械有限公司,16年占据国内热交换器市场份额第一,成为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伙伴,并拿下美国整车配套通行证,在全球拥有38个制造基地,真实上演了民营企业的逆袭之路。

1毛多钱的纽扣一年卖出72亿粒,3块多钱一米的拉链卖出35万米。市值超过50亿元的台州伟星股份,把数量做到了极致,把质量也做到了极致。

为了一个马桶盖,几乎耗尽多年创业积蓄的西马卫浴,从无到有,演绎了一场异军突起的神话。

安于本分,坚守实业。

在台州企业家的信念中,成功的秘诀正如宋代欧阳修的《卖油翁》所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做企业、做事情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

区位偏僻、资源匮乏、百姓贫穷。

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东海之滨的台州,是这般的描述。

但就在这个偏离“富庶”二字的沿海城市,却在短短数十年间,创下了民营经济辉煌的“台州现象”。

全国第一家经工商登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温岭诞生,全国第一个县级政府制定的股份合作制政策文件在黄岩颁布……台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不变的约定!总书记的这一叮嘱,台州已经践行17年!

熟悉台州、接触过台州人和事,都知晓“台州现象”并非偶然,从大陈岛垦荒伊始,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到企业、从个人到整体,台州人的硬气使创业梦、实业梦深入骨髓。

回首而望,一路走来,台州的企业经营者筚路蓝缕、创业创新。

改革之初,台州人没有纠结于姓“资”姓“社”的争议,办个体、打硬股,全民创业创新的激情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