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台州新闻 2019-02-28 16:59 的文章

坚守十六春秋,兑现台州承诺

   2002年,浙江台州。

   这座被称为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浙东小城,上市民营企业只有两家,前有强手、后有追兵。刚刚履新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调研,一句“再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从此成为台州人心中沉甸甸的约定。

   2018年,浙江台州。

   主板上市企业53家、行销世界商品2000多种,16年持之以恒、精耕细作,台州民营经济正一步一步地向“新辉煌”迈进——

   从家族企业,走向现代企业;

   从自我积累的内生发展,走向海外并购裂变式发展;

   从小散弱和块状经济,走向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立足国内,到扬帆世界。

   尤其在今天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山风海浪间的城市却别有一种淡定。观察者看到了台州长期形成的抗击打能力,应时而生的系统对策,看到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调配合形成的稳定发展预期。

   台州自审,只是心无旁骛地履行一个16年的长久约定。

  16年专注,彰显战略定力

   今年夏天,一阵“疾风骤雨”从大洋彼岸袭来——美国来势汹汹、挥舞大棒,以破坏国际规则的方式对华加征关税,一次次挑衅中国的理性和克制。面对日渐激烈的中美经贸摩擦,很多外贸企业惶恐不安。但是在出口收入已近经济收入“半壁江山”、以美国为最大出口市场的台州,民营企业家的反应却出人意料:

   “只要有贸易就有利益冲突和矛盾,就要去沟通和谈判;只要世界包括美国,有需求,我们就有办法。做企业每天都要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次不外乎又是新一波难题。”16岁开始创业、商海沉浮30多年、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台州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友波澜不惊。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变应变、不断创新,练好内功,这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越是困难时,越要有定力和勇气,越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身经百战的浙江精诚集团董事长梁斌亦有同感。精诚集团专注于模具定制,大到几十吨、小到几公斤,每一个都不是标准件,独一无二的生产方式给足了底气。

   淡定和自信,来自经历过的难,来自闯出来的路,来自16年砥砺奋进的定力。

   台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一直走在全国民营经济的前列,12个台州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进入21世纪,当全国各地都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时,先行先试的台州反倒停滞了,台州企业大量外流。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台州考察,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再创辉煌的路径;2003年7月,他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著名的“八八战略”,首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廓清前路,台州由此开启了漫长的求索。

   求索,必是攻坚——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哀鸿一片,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的台州经济雪上加霜;

   2009年,工业经济原有的粗放型高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提前进入结构调整期;

   俄罗斯“灰色清关”、与欧洲国家的贸易摩擦……处处遇到难点;技术壁垒和环保标准等国际规则的利剑,时时悬在头上。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在一波接一波的困难中,台州企业家以“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创业本色,保持企业家精神,埋头苦干,最终让实体经济稳住阵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16年来,有困难,也有诱惑。高额回报的炒房团,多元化的副业,一度站在风口的互联网金融,相比制造业都更像财富的捷径。但台州民营企业家克制冲动,战胜浮躁,始终在熟悉和擅长的行业精耕细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产品多达156个。

   16年来,有餐风饮露,也有抱团取暖。台州商品销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28万台州商人遍布全球,非常善于在困难中互相帮扶。近期,由于美国增加关税,台州一家生产汽车高强高韧铝合金轮毂的企业被美方取消订单,企业立即和本地的汽车龙头企业吉利集团合作,依靠出口的品质保证,迅速成为吉利的供货商,抵消了美国市场订单流失的负面影响。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与台州民营企业家携手同行的还有台州市委、市政府。不管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复杂严峻,不管金融危机多么风大浪高,台州始终保持抓实体经济的战略定力,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届接着一届干,不遗余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股份制改造,为企业上市打下基础;补贴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强人才引进,打造企业发展“蓄水池”;实施“薪火相传”计划,培养年轻一代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