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亚投行提出四点“新”期望 打造多边合作新典范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万鹏、任一林)“亚投行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在国际上展示了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向会议表示祝贺,积极评价亚投行不断发展壮大,指出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一时间采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邵慰等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四个“新”勾勒多边合作典范
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各国应该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聚焦共同发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第二,勇于开拓创新,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第三,创造最佳实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第四,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亚投行如何做到不负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众托,阮宗泽谈到,2013年年底,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习近平主席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理念的实践平台和生动体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当中提出的四个“新”,准确归纳出亚投行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方向。亚投行源于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可以说它一开始就具有一个创新性,这种创新体现在亚投行不仅针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还要向新的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而且还特别强调要绿色发展。亚投行的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属于世界,这恰恰是中国在支持和奉行多边主义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贡献和实践。
胡敏表示,四个“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视野和战略高度对亚投行作了更加清晰、更富深远的历史定位。首先要成为新型开发性银行,为区域经济发展筹集和运用好资金,致力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共同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其次要致力于创新,国际性金融机构虽然不少,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通过发展理念、业务模式、机构治理、融资产品等方面的金融创新,革故鼎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第三,强调将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就是要既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尊重普遍发展规律,又适应各成员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在最佳实践中创新、在富有创新中发展;第四,要致力于成为多边合作的新典范,竖起新的多边主义的标杆。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亚投行由中国倡议设立,是对世界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成为服务亚洲、面向世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邵慰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需要与时俱进,用开拓创新去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困境、新挑战,为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多边开发机构在维护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方式。亚投行从一开始就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尊重普遍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各成员国的利益,逐渐成为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
一个“理念” 风雨同舟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应对风险挑战作出更大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携手起航,发展到今天的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六大洲的102个成员齐聚一堂,“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织越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关键词,中国始终以积极主动的作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台州资讯 www.318017.com
台州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