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台州杂谈 2020-08-10 05:05 的文章

台州路桥:乡贤能人回归带来新活力

  反哺家乡、回归家乡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乡贤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物乡贤义不容辞;解纠纷、出主意,共谱和谐邻里情,少不了乡贤忙碌的身影……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积极探索“1+5”新乡贤工作模式,极大激活乡贤资源、汇集乡贤力量,为路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即新乡贤凝聚工程,通过统乡贤事、强乡贤会、结乡贤亲、给乡贤位,把新乡贤有效组织起来,凝聚起来;“5”即实施新乡贤助力人才回村、产业兴旺、文化育村、善治安村、公益扶村五大行动,并在全市率先开展“我的村庄我的梦”活动,全面打造了新时代乡贤工作的展示窗口。

  回家乡,助力高质量发展

  “以前担心拆解业整治后,会失去工作。现在不仅收入增加了,环境也变好了。”在台州花木城打造的七彩花田里,苏菊芳每天在大棚里栽种花苗就有150元的收入。

  台州花木城是由路桥花木城实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回乡投资开发的项目,也是峰江街道乡贤回馈家乡的一个大“礼包”。在峰江街道乡贤联谊会会长周万春的带动下,39家苗木企业打造了9000亩花木基地、产值超3亿元的苗木生态产业,开启了“绿富峰江”的追梦之旅。

台州路桥:乡贤能人回归带来新活力

  人在外,心在内。总投资11亿元的香港青年产业园,目前一期已基本结顶,二期主体完成60%,是产业凝聚港澳台侨人心的典范;年产100万泰永磁高效电机项目签订协议……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乡贤归雁阵阵,持续迸发助推发展的新能量。

  台州中茂机械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安徽建立了分公司。“如果今年条件成熟,我想把安徽的分公司迁回路桥,为路桥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阮吉茂说,作为乡贤要出钱、出力,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带头干,乡村面貌大变样

  走进路桥区桐屿街道春泽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乡村图景:院墙外被粉刷一新,文明、卫生公约等壁画跃然墙上;古色古香的生态洗衣坊里,洗衣服、嬉戏纳凉的村民络绎不绝。

台州路桥:乡贤能人回归带来新活力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洗衣服都没地方洗。现在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真的是多亏了赵建国这位好乡贤。”正在生态洗衣坊里洗衣服的村民林阿姨对于这些喜人的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2014年,在外经商的赵建国毅然把工作重心从公司经营转移到村干部这个新身份上。美丽庭院建设、危旧房改造、水环境整治……一系列的工作,让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

  村貌的变美,也改变了村民曾经的卫生陋习。智能卡刷一下,就能拿到一张专属二维码,再把二维码粘贴在垃圾袋上,扔进相应的收集箱。现在在春泽社区,村民们出门扔个垃圾也都这么洋气。

  乡贤集资打造的街道乡贤馆,也建在了春泽社区,包含乡贤展示厅、商会展示厅、民主议事厅和乡村记忆馆,连同馆外的美丽乡落,呈现了以乡愁乡土乡情为纽带的新乡贤工作窗口。

  乡村建设的“美丽旋风”,吸引了更多人才扎根乡村。新桥镇金良社区吸引二嫂·桐舍农家乐、土灶头休闲农庄落户,带动了村民致富;乡村规划师陈婷来到螺洋街道水滨村水心草堂开起了乡村书院。

  树榜样,民风乡风美起来

  在中策永通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卫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份特殊的合同。今年3月,他主动为路泽太高架TJ01项目部减免5万元租金,助力家乡重点工程建设。

  “一直以来,政府都对我们乡贤比较关心,对我们的工作也很支持,能为家乡做些实事,心里高兴、踏实。”陈学卫说,在街道对乡贤的关怀关爱之下,自己弘扬正能量的信念更强了。年初防疫物资最为吃紧的关键时刻,他还辗转联系厂商,向防疫一线捐赠了10万元防护口罩。

  不仅扶贫济困、助医助残、安老助学等处处能看到乡贤们的身影。在推动乡村善治上,也有着乡贤们的一份力量。

台州路桥:乡贤能人回归带来新活力